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19日报道:一列载着希望的列车缓缓驶入虹桥火车站——来自四川甘孜州的26位特殊旅客抵达上海。他们中,11名是亟待救治的脑瘫、脊柱侧弯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。这是上海医大医院三年里迎来的第100批公益救治患者。

与此同时,安徽“心动亭城”公益项目的16名患者(共33人)也带着期待抵达。从车站接站时的贴心搀扶,到途中全程陪护的细致照拂,再到入院后多学科专家的快速评估……“爱心通道”再次高效运转,用爱心与专业为患儿筑牢健康屏障。

抵达医院后,患儿们入住专属的爱心病房,由护理团队24小时监护并第一时间接受了系统化评估。医院心脏中心团队通过超声心动图、心电图、胸部X光等基础检查,全面了解患儿心脏结构和功能;复杂病例还需通过心血管造影或MRI进行精准评估。对于脑瘫患儿,将开展脑电图、脑部 CT 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,评估脑部损伤情况和神经发育状态;脊柱侧弯患儿则需进行全脊柱三维CT及神经功能评估,明确侧弯的程度和类型。针对复杂病例,医院组织心外科、骨科、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,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。

“先心病手术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,微创介入或开胸修补需根据缺损类型决定,”上海医大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李保军主任解释道。在手术环节,医院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:简单缺损采用介入封堵术(局麻下完成,术后12小时需制动),复杂畸形则需开胸修复。多学科团队实时监测生命体征,确保手术安全。

李保军主任介绍:“先天性心脏病,这个发病率约8‰的‘隐形杀手’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枷锁。”但好在,总有一群人愿做“追光者”。

为助力健康中国战略,“心动工程·点亮心希望”暨“先心病患者公益救助全国行”项目(简称“心动工程”)自2008年起开展。2022年,该项目由上海医大医院接力,携手众多慈善力量,建立“筛查、救助、治疗、术后关怀”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,助力各族先心病患者重回健康。18年来,该公益行动深入全国各地400多个县(市、区),筛查200万余人,帮助10000余名先心病患者重获“心”生。医院还特别配备藏族翻译与营养师,定制符合民族习惯的餐食。一位甘孜州母亲红着眼眶说,“连大人的路费都帮我们解决了,真的像回家一样。”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